打工人的北極星-你的單位時間勞務報酬
所謂的單位時間勞務報酬,講白了就是你的總收入換算成時薪是多少,這個東西最終會比你的總收入更重要。舉個具體例子,比如靠著努力加班或是接案來賺更多錢;或是像年收百萬的外送員,可能睡醒到入睡前都在跑單子的路上。這樣的賺錢模式的問題在於,隨著你的年紀增加,由於家庭和自己體力的因素,可用於工作的時間會越來越少。當單位時間勞務報酬無法提升,而你的工作時間越來越少,加上通膨因素,長期下來就是會陷入越來越窮的局面。
所以在做長期職涯規劃時,務必去思考我現在做的事情能不能讓未來的單位時間勞務報酬提升,如果不行,那應該就要挪出一些時間去做有助於單位時間勞務報酬提升的任務,即使現階段看起來薪水會減少,但必須要堅持往這個目標前進。
至於過了中年之後,正職工作的單位時間勞務報酬通常會遇到天花板(除非這時候已經升到大公司的決策圈位置),這時候就是仰賴被動收入或投資去持續提升單位時間勞務報酬提升。上述這個觀念我覺得算是長期職涯思考中很重要的概念,但放在論命中談也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受用,所以就放在這邊給大家參考。
留言
張貼留言